老房子去哪儿了【一】:
一晚,我做了个奇特的梦,梦见了我小时候曾住过一段时间的老房子。第二天,我心血来潮,便让妈妈开车送我去那儿看看。
踏着石板路,激动的心情涌上心头。在两旁高楼大厦的衬托下,这条小巷显得异常古老。四处张望,我正在寻找老家的位置。
我一眼就认出了我家老房子的大门。木质的门上长着许多青苔,油漆几乎掉光了,出现一条又一条的裂缝,门上贴着的“福”字也变得很淡。光从这门上,我也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
迫不及待地推门而入,我看见了如同从前一样的布局,一张石桌,几张小石凳,还有一个大鱼缸。可不知为什么,我竟感到一丝孤独,觉得这儿熟悉又陌生。这里的一切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的记忆。以前,最热闹的时光莫过于吃饭了。大人们在厨房忙活,我和其它小朋友围着石桌跑,或是踮起脚尖趴在鱼缸前,看鱼儿游泳,笑声连绵不断。通往二楼的木楼梯,我每次走的时候都会觉得好玩。一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就知道又有人从楼上下来了。当有人喊“吃饭了”,大家就陆陆续续坐在桌边,准备吃饭。我们聊着最近遇到的事,这在我那时是最幸福的事。可现在,一切都物是人非。爷爷已经去世,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许多亲戚都在外地。那样热闹的场景,都去哪儿了呢?
碎碎的阳光透过墙缝与蜘蛛网照进屋里,更使这里显得破旧不堪。鱼缸中没有鱼也没有氺,到处都结着蜘蛛网,空气中透着一股霉味。抬眼望去,天花板上吊着一个空鸟笼。从前,可是能时不时地听到鸟儿的歌声的呀。无尽的失落在寂静中蔓延,可总是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但那逝去的时光早已来不及追回,再回到过去了……
承载着我一半童年回忆的温馨的老房子,到底去哪儿了呢?
告别老房子【二】: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早上,突然听到了一个震惊得不能再震惊的消息——乡下的房子要拆了!虽然是因为要盖新的房,但我一点都提不起劲儿,心绪好像被放上了一把有力的钳子,是离愁。我嚷着要再去看看我的老房子,那留下了我童年足迹的老房子。
于是,早上本该奔赴学校早读的我,却请假来到了乡下,与老房子作告别。近了,近了,依稀看到了老房子的轮廓。说实话,以前还没想过要仔细看看她。可如今,借我一百双眼睛我都看不够。望去,她已不再年轻,二十八年的岁月磨损了她光洁的白漆,外表已是斑斑驳驳。这不禁让我浮想起了待会儿她将被轻而易举“搞定”的画面……这绵延又伤感的一天便不由分说地开始了。
接着,拍照,与老房子合影。我们全家找了个合适的地点,摆了个po,请了个拆房的工人帮我们拍照。当他将要按下快门的刹那间,我突然感受到我们的身后是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她默默无闻地,用她那灰白的砖块、斑驳的木门正对着我们,她像我的第二个母亲一样,在身后用瘦弱的臂膀护佑着我们。年少时的一幕幕映入眼帘,还记得五岁前,我的大半时光都是在乡下老房子中度过的。这里的每一块水泥地、每一堵墙、每一件家具都见证着我的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快乐成长……“咔嚓!”快门响了,大家默不作声,只是看着那手机里的照片。照片里是一个已然比妈妈高的小伙子,背后有一幢默默的房,一扇默默的门、几扇默默的窗……
中午,我去学校食堂吃饭,却味同嚼蜡,满脑子想的都是老房子。想必此时老房子已经被拆了个干净了吧!我没去看,怕伤感!
但到了傍晚,趁着晚饭时分,我还是央求妈妈再带我去“看一看”即便已经不存在了的老房子。虽然晚饭时间很短,但妈妈懂我,答应了我的要求。当我再一次踏上那片熟悉的故土,那儿已经一片空白,空白得令人发毛。这真的是我的乡下吗?此时,我感到我与老房子仅存的情都已经没了证据。不争气的眼泪还是哗啦啦地流了下来,妈妈拍拍我的肩膀,劝慰道:“傻儿子,老房子的退出并不是永远不见,它是以另一种的姿态继续存在的呀!我们不是马上要盖新房了吗?”
是的,告别老房子,心中总有痛苦沉淀;但,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送走她,因为我们将要去迎接更好的未来……
乡村的老房子【三】:
小径深处,池塘旁边,有一幢建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老房子,外墙上的瓷砖锈迹斑斑、残缺不齐,窗台上积攒了岁月的尘土,院落里的水泥地就像老妇的脸爬满沧桑的皱纹。虽然这只是乡间毫不起眼的一幢老房子,但屋里屋外却充斥着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推开木门,墙角边是一张古色古香的雕花木床,淡淡的木香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我就在这张木床上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爬行。
老房子的屋顶,有个敞开式的天台。盛夏的夜晚,铺一卷草席,执一把蒲扇,抬头数着星星;侧耳,温热的风带来“咕嘎咕嘎”的蛙声和“知了知了”的蝉鸣;楼下的竹园里竹影婆娑,竹园下的池塘里,不时有鱼儿戏起“哗哗”的水声,我常常在大自然悠扬和恬淡的交响乐中酣然入梦。
院落的前方是一株高大茂盛的柿子树,奶奶在树上挂了一条粗绳子,绳子的两端系在一个厚木板上,简易的秋千架上,常常荡着一个神采飞扬的女孩。觉得累了,我就静静地站在树下,嗅一嗅雨后泥土的芬芳,闻一闻野花沁人的清香,听一听林中鸟儿的歌唱,感受乡村独有的清新。
院落的右边有两颗枇杷树,无数的枝杈从四面八方向高处伸展。当枇杷成熟的时候,我总是爬上树杈,像猴子一样穿梭在树枝之间,伸手随便挑出一颗黄橙、油亮的枇杷,一只手臂勾着树枝,一只手撕去果皮,将枇杷送入嘴中,清香甜腻的枇杷汁溢满唇齿。
时光荏苒,老屋一直陪伴着我快乐成长。不曾想有一天,我眼睁睁地看着老屋被一台挖土机一点点地摧毁,那些承载着我欢声笑语的树木也被移走,我的心充满着不舍和无奈。
我家的老房子【四】:
在搬进新居之前,我一直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里,对它,我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
奶奶曾自豪地对我说,老房子是村里第五个盖起来的。为了盖这房子,爷爷、奶奶省吃俭用了好几年。房子的面积不大,前面三间,后面四间。前面的三间是青砖瓦房,听爷爷说是奶奶嫁过来的时候盖的;后面的四间是红砖平房,则是爸爸成年以后才盖起来的。
老房子虽不豪华,却能给人十分温馨闲适的感觉,我就是在这栋老房子里度过了快乐而简单的童年。
老房子的院子里有一处我极为喜欢的地方——葡萄架。我从小就很怕热,葡萄藤枝叶茂盛,绿油油的大叶子层层叠叠,不让一丝阳光挤下来,藤下十分凉爽。我非常喜欢在藤架下乘凉,午后还会趴在那午睡。
屋后还有一片稀疏的小竹林,翠绿的竹子修长美丽,让人有种如入仙境的感觉。炎热的夏天,晚风带着竹子的清香,徐徐吹进我的梦里。
最让我欢喜的是过年的时候。在外打工的父母都回来了,房子里到处都洋溢着热闹温馨的气氛,就连冬天的冷风都吹不散房子里浓浓的暖意,让人感到就像生活在蜜中一样。
这种感觉,我在新房子里没有感受到分毫。
刚进新房,看到的是雪白的墙壁,仿佛没有丝毫生气。我站在新房子里,只感觉到周身很冷,这种冷,浸入我的骨髓,伤及我的心肺。
搬到新房子,我并没有喜悦,反而有更多的空寂和失望。
近来,我总是喜欢跑到老房子里坐一会,房子里静悄悄的。我不知道我在怀念什么,也不知道我在难过什么,更不知道我在留恋什么。也许对我来说,这房子不仅是我遮风避雨的地方,还是我无法磨灭的成长的一部分,更是我灵魂寄托的港湾。
老家的老房子【五】:
那是我爸爸小时候住的房子,现在已经没人住了。
我只去过一次。那一次是爸爸回去看看,我也跟着去了。
那是很古老一样的房子,有露天,一个客厅,有茶几有四个房间,只有一个房间有两张床,一个柜子。厨房的烧饭的东西上面放着一个大大的锅。有一个柜子,是放碗的。但是里面什么都没有。因为房子里的很多东西都被清了。只剩下一点点东西。
房子的房间里有点黑,有种诡异的感觉。有点探险的感觉。
房子里有很多椅子。很古老的样子。
上了楼梯就是天台了,楼梯很陡,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一样。天台上的门是关着的,所以楼梯很黑,有点儿伸手不见五指的的样子,要扶着扶手走。
天台上很亮,空气很清新,种着很多花花草草看着很好看,很舒服。站在那里可以眺望远方。
老房子很大,也适合玩捉迷藏,但如果突然走出个人来的话,我一定会被吓着的。
在房子的一个房间里,有一个镜子,刮得很高。
我正在欣赏这座古老又又有点儿阴森的老房子是爸爸突然说要走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得走了。
晚上我在梦乡里还在那座房子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