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湖【一】:
人们常说,游西湖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雨天。恰巧得很,这三种天气都让我赶上了。
初到西子湖畔,空中飘浮的朵朵白云遮蔽了天空。即使是这般阴沉的天气,西湖也丝毫没有因此而稍显逊色,反倒更加钟灵毓秀。整片西湖犹如披着碧纱的少女,羞赧地从垂柳的隐蔽下向游人露出迷人的微笑。
西湖有三大堤:苏堤,白堤,杨公堤。行者我认为苏堤的景致最佳。白堤稍稍次之。至于杨公堤,由于堤的两旁分布着众多建筑物,因而观赏效果不太好,真真不去也罢。
长长的苏堤由六座单孔半圆石拱桥连接,由南向北,分别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这六座桥掩映在垂柳,香樟之中,构成钱塘十景之一“六桥烟柳”。缕缕柳丝犹如风中婆娑的舞女,妩媚地扭动着腰肢。远远望去,如烟的垂柳像一团团绿雾 漂浮在西子的周围,缥缈去不失真。石桥,垂柳,西湖,一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的江南画卷呈现在有人眼前。
从苏堤的岔路口拐进一条羊肠小径,曲径通幽大概说的就是如此。两旁笔直的树木参天,茸茸的绿草坪时而会有骄傲的孔雀停留。游人穿梭其间,清凉舒爽之感袭遍全身。沿着小径前行,就可到达花港观鱼的最佳地点。咱在拱桥上,手拿者于是喂着可爱的红鲤,鱼儿争着抢食,好不热闹!只可惜了没有惠子与我对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呵呵,我就知道,鱼与我同乐而。导游说,西湖的鲤鱼不怕饿死,就怕撑死!这话不假,西湖的红鲤真是好福气啊!
从花港观鱼出来,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曲院风荷。风中之荷,那景致绝不亚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雷雨到来之前,大风起了,吹皱了平静的湖面。湖面泛起的涟漪越来越大。湖中两百多不同品种的荷花在风中翩跹起舞。立在桥上的我被眼前愠怒的西湖震撼了。苏轼说过,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真的是这样啊。成百上千的荷花摇曳着风姿,无垠的荷叶衬得荷花是如此娇艳欲滴。接天莲叶无穷碧,“迎风”荷花别样红!西湖,怎一个美字了得!
走出苏堤的时候,大雨落了下来。你看过雨中的西湖吗?我是亲眼见到了。雨中的西子美得令人心醉。有西施捧心般让人心疼的极致之美。站在亭中静静欣赏的我甚至不忍出声惊扰了她。远处的雷峰塔影影绰绰,近处的垂柳柳丝拂面。一池湖水只因雨珠的拜访而敞开心扉,荡起微澜。水天相接,原来人间也有仙境的美!
若说西湖是江南的女子,那一定是小家碧玉,清秀婉约。若说西湖是江南的才子,那一定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西湖的气息是那样的轻柔,那样的悠闲,那样的雅致。以至我们第二日乘船从白堤去小瀛洲时,泛舟湖上,我竟觉得西湖的水只可远观,不可近玩。那般的清澈是沁人心扉的。
远观白堤的断桥,心中涌起些许感动。断桥不断,也许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正是因凄美而令人刻骨铭心吧!白堤,又叫情人堤。情侣们踏上白堤,是否会在欣赏断桥残雪时想起那句亘古不变的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我想,会的。
湖中的三个小“潭”就像三个小塔呈正三角形分布,每个塔身有五个小孔。到了中秋之夜,一轮明月高悬空中,月光穿透塔身的每个小孔,会在水面上映出30个小月亮。加上湖中本就倒映的一个月影,一共是32个月亮。真是奇观啊!只是可惜了白天游览的游人们了。不过也要感谢康熙老儿当年错将“三潭映月”写成“三潭印月”。这样的“三潭”“映”出的“月”怕是让人“印象”更深吧!
西湖的美是精致的。西湖就是一颗玲珑剔透的珍珠,她的每一面所镂刻的风景都会永远镶嵌在我的心中!
游西湖【二】: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三年级的时候,我在课本上学过一篇叫《西湖》的课文,于是在我的印象中西湖是一个人间天堂,令人神往,所以它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每逢假期,我都要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去杭州,去欣赏那能与西施相提并论的西湖,我想象着:西湖的山,西湖的水,西湖的游船,西湖的垂柳和荷花……可是,我一直未能如愿。
今年的暑假,我的愿望终于实现啦!当我们风尘仆仆赶到杭州时,恰巧碰上了西湖的“荷花节”。在苏东坡的肖像前,十几盆荷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一枝枝份嘟嘟的荷花轻轻绽开,像杨贵妃出浴一样,它们披着粉红鲜嫩的浴衣,绮丽淡雅,鲜亮诱人,果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刚刚是阳光灿烂,可天突然“变脸”,转瞬间就阴沉了脸。我的心情也随着天气“晴转阴”。因为在我的眼里,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山色秀丽,而雨天的西湖似乎要逊色一些。妈妈安慰我说:“其实雨天游西湖,也别有一番情趣啊!”是啊, 苏东坡就写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们漫步在苏堤上,或许受台风“碧利斯”的影响,船只都停泊在岸边,平静的湖水安闲地躺在那里,两岸的柳树和桃树给堤岸镶上了一道绿色的绒边。重翠叠嶂的山,山山相连,一直绵延着把整个西湖都环抱在郁郁葱葱之中。湖的中央,横跨着一座长桥,像一根洁白的腰带系在那里,它把西湖装点得更加宁静美丽。
我们又来到了西湖的“花港观鱼”。花港市是西湖的一部分,园内景观由鱼乐观、牡丹亭和花港三个部分组成,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鱼乐园中放养着数万尾金鳞红鲤,大的足足有好几斤呢!它们有的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玩耍着。不知哪个游客向池里扔了一些面包,鱼儿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争先恐后地追逐着食饵,泼剌跃起,它们鼓着眼睛。那红白相间的花斑游动着,染红半个湖面,令人眼花缭乱。岸边的人们欢叫着,鼓掌相呼,拍照的拍照,喂鱼的喂鱼,好不热闹!真是鱼跃人欢,其乐融融。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走马观花地游玩了西湖,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没有走上断桥去回味那千年的传说,没有登上雷峰塔,去寻找白娘子的一缕青丝,没有去湖心亭、阮公墩、小瀛洲,去绕看一下“三潭印月”;没有游览白堤,没有看到满池的荷叶荷花……最大的遗憾是西湖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丽,或许是天气原因吧!在我恋恋不舍离开西湖的时候,我坚信:等到天朗气清的时候,我一定会再来游一次真正美丽的西湖。我默默地说:西湖,再见!
游西湖【三】: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独有西湖。西湖以它特有的魅力而蜚声海内外,让世界各地的游人为它如痴如醉、流连往返。去年暑假,我跟随妈妈去爸爸工作的部队来到了被称为“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城西面,因此而得名。传说,相传,玉龙和金凤找到一块宝玉,它们用爪子抓,用嘴啄,将宝玉雕成灿烂明珠。王母娘娘知道后,派人偷去了明珠。不久,她做寿时拿出明珠来炫耀。玉龙和金凤来讨还明珠,王母娘娘不肯。在争夺中,明珠跌落人间,变成了西湖。从游船向下俯视,只见湖水缓缓流过。西湖的水可真静啊!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西湖的水可真绿啊!绿的像块无暇的翡翠。让我不由得想起苏东坡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再向前望去,三潭印月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西湖的水面上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三名守卫西湖的战士……传说,从前,湖中有一条黑鱼精作怪。观音菩萨来到了西湖,将她手中的香炉抛下云端,炉口朝下罩住了黑鱼精,将它压在湖底。3只香炉脚露出湖面,就变成了3座石塔。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看过西湖那美丽湖水,不能错过的就是西湖的十景了!
在西湖岸边的一个小公园内,就是那被中外游客称赞的花港观鱼景区。我们迫不及待的进入景区,我探头向水中一望,只见那些活泼可爱的金鱼成群结队地在水中嬉戏,我拿出手中的饲料向水中投去。哇,真美啊!它们一窝蜂似的聚在一起,争先恐后的来抢食。火红的身躯拍打着绿水,把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然而,其中最有诗情画意的,就数曲院风荷了!一片片荷叶簇拥在一起,像一个个巨大的绿盘子,而荷花却像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地躲藏在荷叶后。 曲院风荷景区位于西湖西侧,走进景区大门,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鼻而来。傍水建筑有古朴典雅的廊、轩、亭、阁,与绿云、荷香相映成趣。尤以三十八亩的荷田令人瞩目,其中风荷主景区植有数十个品种的荷花,有红、白、粉红、洒金、 金边等各种色彩,也有红莲、白莲、锦莲边、并蒂莲、品字莲、重台莲、千瓣莲、大王莲、碗莲等美丽的荷花。站在岸边观赏,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的名诗。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湖中美丽的荷花。 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令人不禁浮想联翩。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
一提到断桥,我们就会想到白娘子与许仙的美丽传说,而如今的断桥,却成为了我们必到的景点。虽然今天没有看见“断桥残雪”的美景,但我们对它依旧留恋不已。
西湖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区。西湖在荷花、湖水、木船的陪衬下像是一幅水墨画,真是美不胜收啊! 不愧是人间天堂啊!
这次的西湖之行,不仅陶冶了我的情操,还让我开阔了眼界,真是受益非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