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一】: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秋,她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治委员。同年11月,她和团长带领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在一座山里。她沉着地协助团长指挥部队与日伪军激战,连续打退敌人6次进攻,但由于敌我兵力悬殊,无法打破敌人包围。突围中,赵一曼身负重伤。在珠河县春秋岭附近一农民家中养伤时,被搜捕的日军发现,战斗中她再度负伤,昏迷被俘。日军对她施以酷刑,逼其投降招供,她宁死不屈。为得到口供,日军将她送进医院监护治疗。
在医院监护治疗的几个月里,她争取中国籍看护人员。1936年6月28日,在看护人员帮助下逃出医院。6月30日晨,被日本军警追捕再度被俘。敌人对她施以更加残酷的刑讯,仍毫无所得,遂1936年8月2日把她押回她曾战斗过的珠河县处死示众。临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年仅31岁。
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二】:
在70年代的中国,有许多英雄值得我们广大爱国学子歌颂——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爱国情怀像一首歌一样环绕在我们广大学子身边,优雅、欢快,使得我们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崇尚我们的爱国英雄。
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使得穿板拂叶的行人脚踏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一首诗歌离骚——令我们心旷神怡,爱国之情永驻心间;一种英雄气概——令我们心之所向,英雄精神重如泰山。是啊!在70年代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自处?是做一个危害社会的小人,还是做一个崇尚英雄的学子,都靠我们自身的努力来实现。
我国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并没有万语千言的来希望人们如何如何记住他,他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了一句话“全世界人民不饿肚子,家家户户有饭吃,是我的愿望”。听完袁隆平博士此番的讲话,令我们动容,也令全中国70万多人民动容。
袁隆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星,他也是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的一位伟人。他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在还未实现全面小康的时候,袁隆平博士发现了水稻的一些特征,开创了杂交水稻这种让中国人民民心所向的一种技术。“他”勤奋、爱国、体恤、清高的精神令我们青年学生动容,也令我们成长。
是中国的爱国英雄让我们懂得如何爱国,他们的精神如星星之火般点燃了我们的爱国之心;如滔滔江水般流进了我们的民族气概。我欣赏他,我赞美他,因为有了这些英雄的出现我才变得更加稳重。
在当今的社会,一个民族的强盛代表着这个国家是否强盛,一个人的讲文明行为也可能为我们中国人增添一个爱文明的印象。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与祖国的强盛与复落息息相关。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蓝天靠我们每一个人来实现,祖国的明天也靠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来守护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当听到此歌时,我不由得心生自豪,激动的心情,我们不能忘记曾经为我们的祖国英勇奋战的爱国将士,也不能忘记为我们航天事业做出巨大努力的孙家栋…。许多爱国言语一到嘴边,却又不知该从何处说起,但是在这里我祝愿我们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此时此刻,我想对祖国说:我爱你!中国!对英雄们说:“我不会忘记你们队中国所做的一切,会永远将你们的精神发扬下去……”。
关于《国家荣光》观后感【三】:
在学习强国学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在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灭有灵魂,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行、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灵魂是什么,没人说得清,也没人能够讲清楚它是否存在。但是往往人们总是喜欢将其赋予一定的涵义,个人认为灵魂其实质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时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没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不同年代、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它所蕴含的涵义也是不一样的,也代表着不同思想、意识、文化等内容,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精神蕴涵越来越丰富,慢慢地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于时间的尘埃中,只留下以前的文化让人们去探索,让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孤单的留存于世。而中国能够一直传承下来,中华民族能够传承五千年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就是在于它所拥有的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一种精神,一种深深刻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传承。
从百家争鸣的思想百花齐放,到抗倭精神;从文天祥的为国的不畏精神,到抗战精神,一步步支撑着中国的进步,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从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忘我研究的精神,到人民拼搏的精神;从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到群众奋斗向前的精神。让中国从战后的贫弱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刚成立之初的受人欺负到如今的无人敢轻视;从刚开始的寻求合作到如今的“一带一路”。这一切的转变在于中华民族的灵魂始终印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让它生生不息,永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