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秋之韵味【一】:
抚着秋风,听着秋雨,细细品味,这秋之韵味秋天,可以满满收获的季节,橘子和山楂都已压低了树枝;秋天是一个勤劳的季节,农民在田地里洒下辛勤的汗水;秋天是一个安静的季节,城市的忙碌看不到乡下的闲静。这,就是秋给予我的第一印象。
然而,真的想与秋撞个满怀,还得到乡间走走。
走在乡间的小路,微凉的秋风夹杂着瓜果的清香拂过脸庞,沁人心脾,路旁山楂树上,轻轻地摘下一颗山楂,“却把青梅嗅”似的放在鼻下闻一闻,一股属于山楂特有的清新香气飘进鼻孔。于是忍不住轻轻咬下一小块儿,顿时酸中带甜的味道在唇齿间弥漫......回味间一段愉悦的少女谈话从山楂林深处传来:“明天就可以摘山楂了!这酸爽呵!”
哦,秋之韵味,是豆蔻年华的酸涩
穿过山楂林,一片黄澄澄的“海洋”映入眼帘,“海洋”中隐约几个身影在忙碌着,我恍然大悟,原来那是金黄的稻田,农民正在稻田中辛勤的劳作,虽然没有“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那么热,但汗水依然顺着黝黑的脸颊流淌下来,在秋风的造势下,他们的脊梁也许是凉飕飕的吧!不过不要紧,每当他们嗅到那稻谷的盈盈香气,便不在意凉热了!
哦,秋之韵味,是佝偻农夫的稻香
沿着田间小道继续前行,不远处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走近后轻轻推开院门,只见一位老人在阳光下默默地享受着秋天的闲适与安静。身旁木桌上一杯清茶还在飘着袅袅热气,魁梧的梧桐树的厚实叶子在秋风中舞蹈着落下,落在老人的身上、院子里老人仿佛感觉到有人来了,微微睁开眼睛,和蔼的冲我微笑。看着老人和落叶我感觉自己打破了这份惬意,只想融入这幅美丽的图画。
哦,秋之韵味,是耄耋白发旁氤氲的茶禅一味
秋之韵味,美不可言。闻不到,却又萦绕身旁。
她用她那长长的水袖轻轻拂过大地,为人们拂去夏日的暑热与浮躁,真可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即将成熟的酸涩、收获的香甜、静下心来的惬意茶香便是这体之不尽的秋之韵味。
二:秋之韵触动了我的心【二】: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天,是多少文人墨客所青眯的一个季节。枫海交溶,大雁南飞,秋之韵,饱含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秋之韵,倾诉了故人难舍难分的友情;秋之韵,哀叹了怅客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伤感。
秋之韵,是红枫的序曲。枫改变了季节的色彩,不变的是心灵的丰收。枫改变了沿途的风景,不变的是回忆的留恋。“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树下的浔阳江畔,风吹叶飞舞,白居易与琵琶女互相倾诉着自己的遭遇,夜色透过树隙将二人染红。琵琶声在耳边萦绕着,秋月白影被一片枫叶溅起涟漪,琵琶女的不幸深深地触动了白居易,相逢恨晚,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劝琵琶女再弹一曲,枫华秋韵间,流泪写下了《琵琶行》。
秋之韵,是桂花的音奏。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有句话说:桂花开放,十里飘香。淡黄花蕊中的清香是百闻不厌的,令人心旷神怡,还可以做成香料沁人心脾,陶冶情操。即使桂花象征着吉祥与丰收,也挡不住诗人情感的波涛起伏。像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在全家团聚的中秋节里,处处流溢着欢快的气息,但兵败的王建却并不高兴,由衷地调侃自己的思乡之情。夜已深,秋露打湿了茂盛的桂花,也打湿了浓浓的秋韵。
秋之韵,是秋菊的乐章。唐代元稹曾赋诗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满山的菊花簇拥着,寒霜已爬上树梢,热烈的夏花早己枯萎,菡萏也成为淤泥的一部分。它们默默地承受着凌厉的寒风,无人问津,却不失淡雅,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这种傲霜斗寒的`顽强性格与陶渊明颇有相似。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不为五斗米而低头,毅然投身山林,不问尘世,自给自足,好不逍遥。菊花盛开了,五柳先生一边赏菊,一边喝酒,一边提笔写下那满满的秋韵。
淡淡的秋韵,落在红枫,醉在桂花,藏在秋菊里。光阴转瞬即逝,正是它穿越千百年来的沉浮,带着诗人们的情意与品性,静静地,悄悄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四:秋之韵【三】:
秋之韵
高二(8)班张康平
秋是朦胧的诗;秋是香醇的酒;秋是悲凉的歌;秋是丰收的曲。
秋天的美,在于一份和谐。秋天的韵味,便是对于这份和谐的细细品味。
“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确,秋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往往是萧瑟的、凄凉的。但是,只要我们在秋天里细细品味,就一定能感受到它的美。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无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留恋。最耐人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的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秋天的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水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不可即的秋天。它的美来自内在,它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的东西。那是由极深的认识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秋是收获的季节,秋是充实的季节,秋亦是淡泊的季节。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便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那叶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深深地震慑于这秋天的威严。
在这金黄的秋天里细细品味,品味那份不舍的执著与追求,品味那份收获的成功与喜悦,甚或品味挫折与失败。秋的品味,实际上也是对一个人意志和勇气的考验,因此,品味秋天,亦在品味生命。
秋之韵,就是落叶在消失前的一瞬间所留给人们的无边感叹。
[点评]文章用诗化的语言阐释了生命的真谛,既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展示了作者的人生智慧。对“秋天的细细品味,就是对生命的细细品味”,生命是什么?生命是“远离尘世”的“闲淡”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闲淡”,才能从心灵的深处悟到那份“透彻与洒脱”,这不正是“秋天的韵味”吗?另外,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整散句的结合,更使文章文采斐然。
(指导老师: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