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铜葵花》有感800字【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最近我迷上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这本书,读完后让我思绪万千,倍感深受。
我最喜欢里面的《纸灯笼》这一章节,里面讲述了,青铜葵花的奶奶生病了,每天在床上躺着没有一点力气,脸色苍白,爸爸妈妈带他去县里去看病,但是一看住院费2万,对于他们一贫如洗的家庭,简直是雪上加霜,难道就没办法了吗?葵花看到这一幕,就坐船和一些大人们去捡银杏叶卖钱给奶奶看病,他每天饥寒交迫露宿在树下,不怕艰辛,卖了银杏叶终于攒了一些钱,挂念担心的青铜每天晚上都提着纸灯笼在桥头等葵花。
我非常喜欢这一段,因为这一段不仅仅讲了奶奶生病,更是葵花对奶奶无限的爱,她不怕累不怕困难,坚持到那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挣钱为奶奶治病,虽然她还这么小但她确非常懂事,她对奶奶的爱无微不至,感谢深厚。在这本书里面葵花散发出她那真诚,善良的可贵品质。她做什么事都面带微笑,非常开朗,但是在奶奶面前看到她这样,每次哭的稀里哗啦,虽然青铜是个哑巴帮不上什么忙,每天在桥头等着葵花的回来,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那一刻等到了,他懂得爱的传播,为了不让妹妹受伤自己却被别人打得遍体鳞伤,这样的哥哥谁不想要呢?
这样默默无闻的爱,生活中也无处不在。有一次我在新闻上看到一位父亲接小女孩回家,天气突变,忽然下着倾盆大雨,他只带了一把伞,父亲为了不让小女孩淋湿把伞给小女孩打着,到家了,小女孩一点也没有淋湿,可是爸爸被淋成落汤鸡了,看完这个故事我倍感深受,爱无处不在,父母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同学之间的爱……
我还读过这样的书《草房子》,桑桑得了大病,他的父亲不畏艰险,每天就背着桑桑去县里最好的医院,但是县里的医院也说没有见过这一种病。桑桑的爸爸每天都垂头丧气,桑桑也感觉自己没救了。这天桑桑的爸爸去到医院听说一个老中医能治这种病。他就每天去这儿打听,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在他们两个坚持不懈的品质下,桑桑的病终于治好了。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人间中最温馨的情感,那就是大爱,大爱让人们懂得了感恩和回报,我从中理解了苦难中的幸福,现在我们要更加珍惜幸福中的幸福。
读《青铜葵花》有感800字【二】: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每读一本好书,都会带我步入一个新的境界,获取新的知识。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这部小说里,讲述了葵花的爸爸是一个艺术家,可是,有一次,葵花爸爸画的一幅画被风吹跑了,葵花的爸爸赶忙去追赶掉入河里的画,不慎落水身亡。因为这场意外,原本住在城里的葵花失去了爸爸,后来她被善良的青铜一家人收养,青铜和葵花成为了一对以兄妹相称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在粗茶淡饭的生活中,一家人为了抚养葵花用尽了心力。一场火灾中,不会说话的青铜更是在沉默中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葵花,几乎为了她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了让葵花上学,青铜放弃了自己上学的机会;为了让葵花照一张照片,青铜在寒冷的冬天卖掉了自己的芦花鞋;为了让葵花看戏,青铜默默地顶了葵花一个晚上……在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同心协力,艰苦而又快乐地生活着。然而青铜12岁的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所出生的城市,失去妹妹的青铜仰天大叫,他从心底喊出一个名字——葵花,震动了所有人的心…
读完了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青铜一家虽然很穷,但是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把葵花当成自己家人,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葵花,虽然生活艰苦,但是这一家依然幸福,过着温馨的生活。由此我想到了我的邻居闫其雨一家人。
闫其雨是我的邻居,也是我的同学,他的爸爸在他五岁时就因为身患癌症去世了,他的妈妈一个人带着他和他的姐姐,全家人就靠着妈妈打工维持生活。然而厄运再一次降临到他的家里,如今他的妈妈也不幸患了癌症—乳腺癌,虽然做了手术,但是仍需要经常化疗,吃药,复查,对这个家庭来说,真好比是雪上加霜啊!可是他的妈妈却是个勇敢坚强的妈妈,她一边治疗,一边打工,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精心照顾,每天都微笑着面对生活,一点儿都不像个病人。闫其雨也是个乐观、孝顺的男孩子,我经常看到他给妈妈捶背,洗碗,拖地,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这个家庭虽然不幸,可是他们一家人相亲相爱,他们之间的亲情真让人羡慕啊!我深切地体会到:无论贫穷与富贵,亲情是最珍贵的!
读《青铜葵花》有感800字【三】:
一本书,一支笔,我可以在房间里呆上一整天。因为有书,暑假里我过得充实又快乐。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在暑假里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青铜葵花》。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曹文轩写的,讲述了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为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可以说,他和她都是不幸的,他们几乎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可以称得上苦难与痛苦的东西,但他们又是幸福的,不同的命运让他们成了幸运的兄妹。在苦难与痛苦面前,他们用各自的爱温暖着对方,用爱的力量征服了一切困难。
这本书诠释了痛苦与苦难的定义!在生活中,我们认为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痛苦,我们认为被爸爸妈妈打一顿就是痛苦,我们认为一天不吃饭就是苦难,我们认为饭桌上的菜不合胃口就是苦难……记得上三年级时,妈妈怀孕生下了弟弟,从此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之家。随之而来的负效应就像地震后的残局——变化太大。妈妈不再能每天陪我阅读后入睡,爸爸也不能每天按时来学校接我回家,爷爷奶奶们也总是围着弟弟转,甚至双休日、寒暑假也再没了外出旅行的计划……每天放学后回家,回家后上学,还总是要忍受弟弟无休止的吵闹。那段时间,我真不想回家,变着法儿地让爸爸晚点来接我。
终于有一天,我彻底爆发了。刚学会到处爬的弟弟,把我放在床头柜上新买的闹钟钟面摔碎了,我发了疯似的吼叫,泪也像断了线的珍珠,在脸上肆意流淌。爸爸关起了我的房门,严厉地训斥了我,可当时的我并不吃他这一套。桌上的书被我全都掀到了地上,就连放在一旁的水晶音乐盒也没有幸免,在地上永远结束了使命。爸爸见我如此不冷静,就关上了门出去了……一连几天,我没有跟爸爸妈妈说一句话,面色凝重的他们也少言寡语。现在想来,在蜜罐里泡大的我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
现在的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不要碰到点困难,就觉得周围的人都要和自己一样感同身受。我们要像青铜、葵花一样,面对困境拥有乐观的心态,学会付出,学会爱!
《青铜葵花》它像一剂汤药,净化了我的心灵,修补了我内心的缺陷。请你翻开这本书,来一次阅读之旅吧!
读《青铜葵花》有感800字【四】: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时,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唤醒
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就是一本好书。小说写的是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以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读罢《青铜葵花》的感受是小学时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曾有过的,其实说白了就两个字——苦难。现代人的生活安逸了,而不少作品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贪欲、情欲,苦难便从中被消磨尽了。这些作品大都搔着现代人的痒处,却很少有像《青铜葵花》这样刺着人们的痛处,把苦难从人们的潜意识中唤醒。
面对
曹文轩曾说过:“少年时,就有一种面对苦难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所以想要成为强者,就要有面对苦难的风度。著名植物病毒学家彭加木毅然放弃实验室里优越的条件,经常去原始森林、大沙漠考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罗布泊大戈壁留下了他最后的足迹。彭加木寻找苦难和面对苦难的勇气被后世崇敬,他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当代中国少年普遍缺少面对苦难的风度。就拿我来说,考试考不好后就常常一蹶不振了。而中日曾联合举办了一项青少年的比赛——看谁能走完30公里的路程。比赛在酷热难忍的新疆举行,结果参赛的中国学生最多也只走了总路程的三分之一,日本学生却走完了全程。事后,日本官员对中国官员说:“这一代,你们不如我们!”我想:那些中国孩子开始时一定满口的豪情壮语,但在苦难面前他们黯然失色。后来,我又不断看到关于“中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差”“中国少年的大脑被享受麻痹了,身体被享受酥化了”等类似的报道。
寻找
作为有志气的一代,我们要经常去寻找苦难,寻找苦难能让我们摆脱浮躁与安逸,多一份稳重,多继承一点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要坚强地面对苦难,面对苦难能让我们摆脱胆怯和懦弱,多一份勇气,多一点自强不息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