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一】:
大家早上好,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节约从粮食开始》。
大家都会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可有多少人真正去想过,我们所吃的饭菜经过了多少辛苦的劳动,流下了多少人辛勤的汗水?
随着时代的发展,没饭吃、吃不饱饭的事已成了遥远的故事,那是爷爷和父亲的故事了。对我们而言,吃饭早已不再是一个问题。然而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却也增加了。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古人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彻骨感受,我们就更应该从中领悟粮食的珍贵。你可知道,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土地资源有限,粮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长,粮食越来越宝贵,它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们要爱惜粮食,把节约粮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俭节约成为每一个同学的良好品德。让饭桌上、地面上、垃圾桶里不再有剩余饭菜的影子,看不到它们悲伤的身影,哭泣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建筑者,你们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人们把你们比作雏鹰,是希望你们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飞翔,建设美好的家园,千万不能让“浪费”压住你们稚嫩的羽翼,不能让“奢侈”迷住你们奋斗的方向。
同学们,行动起来,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不乱倒剩饭做起,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自觉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老师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二】:
亲爱的老师们、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三班的余老师,很高兴今天在国旗下讲话。小朋友们知道10月16日是什么日子吗?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从1981年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
小朋友们都听过这首古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想告诉我们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所以小朋友们要懂得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节约粮食的方式很多,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光盘行动做起。今天站在国旗下,我们一起倡议:
1、树立正确的观念,以节约为荣,以浪费可耻。
2、珍惜粮食,适量用餐,避免剩饭,减少浪费。
3、不偏食,不挑食。外出就餐时,按量点餐。
4、争当节约宣传员,向家人、朋友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希望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叶菜开始。让我们一起光盘行动吧!今天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老师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三】:
泱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经久不衰;优良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年的文明传递,至今仍绚烂不已;颗颗优质稻谷,历经数千次的科学钻研,可谓千里飘香。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治国的尧,受万民敬仰,被称颂万世;出生农家的毛泽东主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埋首田间的袁隆平毕生奋斗,造福人类,颗颗金黄而饱满的谷粒,是父辈们辛勤的耕耘,是父辈们劳累的汗水,是父辈们凝结的奉献。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去挥霍呢!我们没有理由,所以我们必须做到“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你看到农民伯伯在顶着烈日流下忙碌的滴滴汗珠时,你是否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当你听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朗朗读书声时,你是否在为自己的浪费感到羞愧,当你看到饭桌上残留下的粒粒米饭时,你是否感觉到那异样的眼光。
同学们,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继承优良美德的中国人。中国虽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但依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向世人展示着,一个以农业为基础而翱翔的龙的传奇。所以我们没有资格为我们的祖国涂上一个句点,我们应该让她更加繁荣昌盛。为此,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粒粮食,共享幸福明天。
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珍惜每一天幸福的生活;爱惜每一粒粮食,就是传承每一份关爱。
碗中的米是汗水,碗中的汤是心血。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从此刻起,我们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位优秀的旗手,传承爱惜粮食,不多盛,不乱倒的美德;传承杜绝浪费,不乱丢,不乱弃的美德。
因此,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为了切切实实地把节约粮食落到实处,我倡议:
1、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
2、珍惜粮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坚持杜绝浪费行为。
3、不偏食,不挑食。
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让我们高举时代的旗帜,让美德之风传遍校园,传遍每一处中华大地。
老师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四】: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这首诗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二十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伯伯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它告诉了我们农民伯伯种田的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应该要珍惜粮食!
希望每位同学都可以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这不仅是一种节约,也是对农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员工作的一种尊重!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
其实珍惜粮食,就是不浪费,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在节约粮食这件事上,我们每天每餐饭都要牢记在心!根据2002年我国的一项统计显示,就中国大陆民众一年平均倒掉六百亿人民币的剩菜和剩饭,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浪费呀。因此,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对我们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为了切切实实地把珍惜粮食落到实处,我倡议:
1、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
2、不偏食,不挑食。
3、净盘,吃多少盛多少,避免剩餐,坚持杜绝浪费行为,坚持“光盘行动”。
4、爱惜环境,用餐后清理桌面。
5、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节约粮食,像珍惜我们的生命一样去珍惜粮食吧!
老师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五】:
请问:谁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对,他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就在今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位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人走了,举国同悲!他不仅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也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们要永远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袁隆平使我们的粮食增产了,我们离吃不饱的时代已经很远了。现在粮食那么多,还有谁在乎被丢弃的粮食?谈节约粮食,未免小题大作。然而事实上,现实却令人担忧:一方面,世界人口日益增加,粮食供给日益紧张。更何况世界上因为新冠疫情爆发,还有很多地方人民生活水平极低,连最根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那里的孩子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吃肉了!同学们,知道吗?饥荒已经成为地球上头号杀手,平均每年夺走1000万人的生命。
另一方面,浪费粮食的现象并不少见。以我们学校为例。每餐过后,都会留下几大桶的垃圾。里面除了正常的餐余垃圾外,更多的是吃了一半的米饭和一点都未动的蔬菜,造成极大的浪费。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5000万人吃一年。我们临武是40万人,大家算算可以吃多少年?(125年)多么惊人的数据!
也许有同学会说,我交了钱,浪费粮食是我的事,其实粮食作为公共资源,需要我们共同珍惜,每个人的食量有大有小,食堂为了保证同学吃饱,让同学自觉打饭,吃多少打多少,以免造成浪费,如果吃不了那么多,可以打少一点,不够的话,还可以再加。但是这绝不能成为我们浪费粮食的借口。
我也经常听到同学说,饭菜不可口,吃不进。不可否认,现在学校有近1400多的就餐生,每个人的口味需求不同,有的喜欢吃酸辣的,有的喜欢吃清淡的,可谓是众口难调。怎么办?我们在取菜时跟食堂阿姨交流,不喜欢的少打,把它留给喜欢的同学吃,这样就避免了浪费,当然,因为食堂在做菜时,尽量考虑了荤素搭配、咸淡结合。以保证同学们的营养均衡。所以建议同学们不要挑食,尤其是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同学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可根据情况,科谱一下菜青虫本身是无毒的,它的基本成分就是蛋白质和脂肪,消除同学心理恐惧)
大家知道今年的9月23日是什么节吗?(秋分。也是我国第四个农民丰收节,庆祝粮食增产丰收。)还有,每年的10月16日是什么日?(第二十届粮农组织大会决议决定每年的10月16日都作为“世界粮食日”,目的是唤起全世界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开展的高度重视。)
国家和世界对粮食如此高度重视,做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学生,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都不能浪费粮食。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不剩饭菜,不随意倾倒粮食。
另外,在就餐打饭请按顺序排队,吃饭时候尽可能的轻声,不高谈阔论;吃饭后及时主动地清理干净自己的桌面;将饭盒的饭菜残渣轻轻倒进回收桶里;最后,切记不要忘了,轻声地把你用过的饭盒和筷子放进回收处。你做到了优雅,你就赢得了尊敬,你选择了优雅的行为,就选择了灵魂的高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喊出我们的心声:节约粮食、文明用餐、我最美!以美为德、以雅为魂,我最棒!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智慧。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节约粮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