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教师国旗下讲话稿【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作为高中生,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心中应有爱粮节粮之意识。因此,大家更要争当勤俭节约的行动表率,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用我们的身体力行感召影响和带动他人。
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比上年增长267亿斤,继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稻谷、小麦库存量均能满足一年以上消费需求,粮食安全基础牢固。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各环节损失浪费不容忽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引领文明消费新风尚,我在此向全体师生提出“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订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光盘“为荣”,以“剩餐”为耻。
3、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4、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节约粮食。
5、不偏食,不挑食,养成健康合理的就餐方式。
6、积极监督身边同学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现象。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我们同心协力,自觉履行倡议,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既要爱粮节粮的实践者,也要做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节约的重要性,共同增强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勤俭节约的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发挥自己的正能量!
世界粮食日教师国旗下讲话稿【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粮食是多么重要!倘若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那么十四亿人每天可节约多少?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有的同学心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必要节约粮食吗?我想说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每一粒大米背后,凝聚的是无数劳动者辛勤的汗水,更有科研工作者智慧的结晶。珍惜粮食,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我们要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袁隆平爷爷91岁高龄时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这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在袁爷爷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已行动不便的他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他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希望全人类都吃饱、吃好。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袁爷爷自2021年5月22日离开我们,转眼已是一周年了。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一颗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光芒闪耀。脚踏大地,袁爷爷为国为民的情怀、矢志不渝的勇毅、勇于创新的担当需要我们去传承。
美好的品质,科学的价值,未竟的事业,要传承,需坚守,去拼搏!老师相信同学们,定能向榜样学习,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的天地!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教师国旗下讲话稿【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世界粮食日,节粮在良时》。大家还记得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古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见古人对粮食的珍惜程度;而如今,人们的生活开始富足起来,餐桌上的菜肴多起来,人人过起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也就渐渐忘记古人的教诲。铺张浪费几乎成了现代人的标配,酒足饭饱后,餐桌上总会剩下许多食物,请大家设想一下,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这样浪费粮食资源,富足的生活还会持续多久呢?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它的设定宗旨是唤起全世界对粮食问题的重视,并促进农业发展,鼓励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和技术合作,增强公众对世界饥饿问题的意识,促进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技术,加强国际和国家对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的声援。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近十分之一,而世界上还有很多儿童连饭都吃不饱,面临着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缺乏带来的各种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因为饥饿和疾病,几乎每15个儿童中就有一人活不过5岁,每年约有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营养不良和相关疾病。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有多到数不过来的人们在忍受着饥饿与寒冷!我们与他们相比,难道不够幸福吗?可是每当同学们在食堂就餐时,总会发现浪费粮食的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同学将没吃多少的饭菜拿去倒掉,他们这样做的理由可能只是因为饭菜不合胃口这么简单,或是其他种种原因,每天的剩饭剩菜都是成堆的。可能在你的眼里,这顿饭的成本很廉价,算不得什么,可能你还没意识到,第一,这顿饭钱并不是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换来的。第二,你没有体验过,对于那些处于饥寒交迫境遇中的人,能吃上一顿饱饭都是一种奢求!可我们对不可口的饭菜不加思索地随手倒掉,难道我们内心就不会感到惭愧吗!
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叶菜开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的积累,到最后回馈给我们的,会是巨大的成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此,我呼吁各位同学们,珍惜粮食,从我做起!谢谢大家!
世界粮食日教师国旗下讲话稿【四】: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在学校食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同学将只吃了两口的馒头、整碗的饭菜倒掉。不一会儿,泔水桶就倒满了。看着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真是令人感到可惜!
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吃着雪白的馒头、端起美味的面条时,你是否想到这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当你埋怨饭菜不可口、随意倾倒吃剩的饭菜时,你是否想到还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吃不饱饭,上不起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粮食就是践踏农民的劳动成果,就是无视我们父母的辛勤汗水。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贡献!在此,我们向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可耻。
3、就餐时保持安静,文明就餐,爱护餐具,保持餐桌卫生。
4、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同学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希望同学们积极响应,自觉履行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文明就餐,节约粮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世界粮食日教师国旗下讲话稿【五】: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节约粮食,文明用餐。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16日,1946年12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将1981年10月16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在该组织各成员国举行相关活动,以唤起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中国建国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应有尽有。有的同学甚至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的确,节约一粒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然而,纵观校园浪费的种种情况,往往还是先要从食堂说起。在就餐时间内我们不仅要注意买饭的秩序,餐盘的放置,更主要的是要节约粮食。平均每三位学生就有一位倒掉小半碗饭菜,有的吃几口就倒掉,饭菜吃不净的情形几乎人人存在。浪费的风气日益兴盛,而大家熟视无睹!当你们倒掉剩下的饭菜时,可曾想过,在发展中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一千万人的生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同学们,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在校园蔚然成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应有贡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