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片段摘抄初中【一】:
佘沐阳
在一座高铁站里人流如潮,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这时从进站口里走进了一位年迈的农民工,看着大约是五六十岁的样子,脸上布满了皱纹,皮肤黑黑的,身上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洗的发白的已经不太合身的老旧的布衣,背上背着一个麻布袋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化学肥料”。
他艰难的穿过人群,一个人打电话给他:“你什么时候回来?孩子都两三年没见爹了!”他在电话另外一头小声说:“别急,我在北京火车站了,马上就要回来喽。”
他终于挤到了售票亭前,从口袋里摸出几张已经皱皱巴巴的百元大钞,对那位售票员说:“买一张回老家……呢……回……河南洛阳的车票。”那位售票员把找的钱和票递给他。他小心翼翼地接过了票,又把硬币收在一个小钱包中,后面一个人不耐烦的大喊道:“你快点。”他才困难的向别处挪了挪。
候车大厅中,人们大多在期间的讨论着,有人在给家人打电话,有人在点着彩礼,但他却展不开笑容,因为这几年公司业绩不好,已经花了三百八十四元买了一张北京南至洛阳的车票,还有多少钱可以给自己的妻儿呢?想到这里,他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脸上露出难色,他不禁蹲了下来,盘算了自己回家后怎么交代,眉头紧皱……
人物描写片段摘抄初中【二】:
蒋雨烜
至今有位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头发全白了,她头上有突出来的筋,还有那一点不光滑的皮肤,看起来她不像是来参加冬游比赛的。
她眉头紧锁,脸都胀红了,头上冒出了一滴滴豆大的汗珠,她特别的紧张,心里似乎有一只兔子似的,在里面又蹦又跳。心里想:我到底是参加还是不参加呢?参加了可能会被众人嘲笑,不参加的就失去了一次比赛的机会。
眼看着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的流逝,似乎一分钟眨一下眼睛就过去了。这时这里所有的参赛人员都到齐了,那些人就像用闪电的速度一个接一个往下跳,好像时间就是故意不等她一样,飞快地跑着。
突然间,她好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都得拼一把。就在最后一个参赛人跳下去的那一刻,她突然从人群中跑了出来,飞快的脱掉衣服。那一刻时间就像是凝固了一样,所有人都吃惊的张大嘴巴,眼睛睁的像个鸡蛋那么大。还有人在那议论纷纷,说:“那个人年纪这么大,怎么会来参加冬游比赛呢?”但是她丝毫没有被他们影响,她奔跑的时候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她是多么的享受这场比赛,似乎她已经得了第一名一样快乐。
她张开双手,勇敢迎接着下面的湖水,尽管天气是那么的寒冷,她也没有丝毫害怕。她好像是属于这湖水,跳进了它的怀里,永远的浸在湖水里。
人物描写片段摘抄初中【三】:
王语欣
春节前夕,在喧闹的车站里,只见一位年轻人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穿行。他背上背着鼓鼓的背包,两只手拎着各种大包小包,他身上的蓝色工作服都有些泛白了,黑色的裤子也显得不合身。脸上还有点黑,像是工作的原因,他也不过三十左右,但岁月的沧桑遮住了原本青春的模样。年轻人一路奔跑又撞到了人,也只留下一句“对不起”,在其他人都生气的看了他一眼,在他眼里仿佛只有买票回家。
到了柜台前,年轻人气喘吁吁把手放在台子上,焦急的对售票员说:“我要买一张去河南的火车票。”“好的,”售票员说:“68元。”年轻人赶忙放下手里的所有行李,将满是汗的手伸进口袋里,缓缓掏出了几张皱巴巴的纸币,将钱双手递进去,随后又弯下腰来取行李。当那张火车票递到他手里时,年轻人的眼里充满了欣喜的泪水,将票紧紧的贴着脸庞。就这样持续了好几秒,他才向检票口的方向走去。因为他知道,那是回家的方向。
年轻人把票颤抖地交给检票员,然后眼朝前方,进入了车厢,消失在人群之中。
人物描写片段摘抄初中【四】:
李瑾彤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夕阳已挂在了天空中,红紫色的配合十分温柔。云间遮住了那耀眼的阳光,光束洒在我身上,变得舒服了起来。
大街上走来了一名外卖小哥,头上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衣服穿的很是随便。一件深蓝色的棉衣拉开了拉链,下半身是一件有点破烂的牛仔裤。上面有一些轻微的泥土,好像是从车上摔下来了几次呢。我又望向他那鞋子,鞋子上有几个破洞,已经看不清楚鞋子的颜色了。他的手握龙头,望着前面的红绿灯和街道,眼神透露出的并不是对生活的艰难疲惫,而是乐观积极。脸上面带微笑,一只腿在车子上抖着,一只腿在下面。突然,他用着熟练的南京话大喊道:“啊哈哈哈,自由自在多是一件美事呢!无边无境的天下才是我的归宿吧!”
旁边的巴士车好像看不惯他,大声的点了几声喇叭,那声音震耳欲聋,令人不舒服。但是在他旁边的外卖小哥却没有一点抱怨,反而面带微笑,回头看着那司机。他望着远方的红灯渐渐变成绿色,把双脚一抬,手快速的握上龙头,飞速的开走了。他一边哼歌一边开车是多么自由啊。我发现他的电动车前的屏已经被撞的只剩下一点了,车灯也被撞坏,一闪一闪的。
也许他被生活变成了一个穷人,但他也不上心,用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在这繁忙的世间自由自在的活着。
人物描写片段摘抄初中【五】:
张尉宁
清早,太阳照射大地,随着一声“滋滋”地铁开始了新的工作,上班族,稀稀疏疏的走进地铁站。
这时一位身着围裙,摊着个小推车,来到地铁站门口,东西放稳。开始煎烧饼,她那灵活的双手上下摆动,不过一会儿就煎出了许多烧饼,阿姨一边做一边吆喝,但只有几个人来买。太阳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太阳光把整个大地都照完了,上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阿姨又开始吆喝:“卖烧饼了,一元一个。”通过这一声吆喝摊前瞬间挤满了人,阿姨瞬间惊住了。她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人来买她的烧饼,她有的惊喜又有的担心。她左右手相互配合翻炒之后,用左手拿起配料撒在上面,最后再将它合上。就这样它用着相同的动作,相同的速度做了一个又一个。没一会儿,她的脸上就布满了汗珠,她面带微笑的与一位年轻人对话:“难道你们平时都不煮饭吗?”一位高高瘦瘦穿着黑色衣服,戴着一副黑色眼镜的男人说:“上班太忙,没时间啊。”阿姨说:“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太忙了。”接着她又开始左右翻炒,撒上配料的动作。渐渐地,她的盒子里堆满了钱,太阳升到当空,上班的人也变少了,她又推着车子走了。
人物描写片段摘抄初中【六】:
张金妍
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在南京站里。匆匆忙忙,头也不抬。
火车站里人很多,永远忙不完的中年男子,依旧是拿手机叨个没完,老人总在他的搀扶下晃晃悠悠,妇女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一切是和平常一样普通不过。
可有人却急匆匆的冲向售票处,手上提着的麻袋与其他人的衣物所碰撞,引来一阵又一阵不满的怒骂,“对不起,对不起!”他一边跑一边用难以听懂的外乡话道歉,慌张的眼神四处张望,黝黑的皮肤上泛着微亮的光泽,手将麻袋捏了再捏,又继续赶往出去赶往售票处。
直到他气喘吁吁的排队购票,那尽可能也是在缓和下来,但从他的样子还是觉得他急不可待。左张望右张望,他小心翼翼的走向售票处,轻轻地指了指屏幕:“来一张去陕西的车票,陕西的!”“陕西”两个字被他咬的很,紧接着他又用右手打开口袋,细心的数着钱,生怕少给了,紧接着,又将用布遮眼的身份证打开,递了出去。
那张票仿佛值很多很多钱,他将粗糙的大手在衣服上擦两下,郑重的接过那张回家的票,眼睛又不放心的确认一下,折腾完他才将票轻轻地收好,提着行李准备离开。
慢慢地,他的身影在人海中渐渐难以发现……